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日期:2019-08-28 09:06   来源:河南教师资格证网  阅读: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学中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样,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也是小学教学知识与能力中需要重点准备的部分。一般来说考查型可能出现客观题或者简答题。在本文中,将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趋于定型的形式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主体确定;
  
  (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前”,通常表示“无”或者“没有”的意思,前制度化教育是没有达到制度的教育,前科学概念是没有达到科学的概念,前习俗水平是没有达到习俗的水平,相信同学们对“前”有了充分理解后,前制度化教育的考点就容易记忆了。
  
  记忆方法:前制度化教育对应的关键词是“原始社会”“定型”“实体化”,当题目中出现这三个关键词,直接对应选择前制度化教育即可。
  
  2.制度化教育(重点考察)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各位考生注意,此处是近代出现了学校系统,而不是学校产生,学校早在前制度化教育阶段的夏朝就有出现。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我国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19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国内资本主义势力的兴起,迫使清朝政府不得不对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于是“废科举,兴学校”改革教育,制定了学制。
  
  记忆方法:制度化教育对应的关键词是“学制”“近代学校系统”“废科举兴学堂”,并且制度化教育是这三个形式中最经常考察的一种,希望各位同学对应关键词记住。
  
  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库姆斯等人主张非正规教育的概念和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记忆方法:非制度化教育对应的关键词是“理想”“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并且从制度化教育到非制度化教育不仅仅改变的是教育的形式,重点改变的是教育的观念和理念,倡导终身教育。
  
  以上就是对于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发展的解释和说明,接下来我们结合两道练习题检查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
  
  【答案】B。解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ACD三个选项属于前制度化教育的特点。故本题选B。
  
  2.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答案】C。解析: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库姆斯等人主张非正规教育的概念和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非制度化教育倡导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思潮。D选项的正规教育,指的是非制度化教育。故本题选C。
在线报名,立刻定制专属提升方案。